为落实教育部“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”相关要求,贯彻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深化高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》传达的精神指示,今夏在上海紫江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,依托“未来教师创益社”,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联合上饶师范学院,共赴江西上饶开展爱心课堂、红色研学、调查研究“三位一体”的师范生实践育人项目,以实际行动擦亮未来教师底色,在服务社会中彰显青年本色,在祖国大地上书写调研报告。
爱心课堂:携手并肩站稳三尺讲台
经过4次课程审核会、14次小组讨论会,沪饶“弋”行实践队员们设计了“梦想编织营”“心理成长营”“劳美融合营”“综合实践营”“科普启迪营”“科学实践营”六大版块21节课程,跨学科融合,贴合时事热点与最新政策要求,致力于培养学生立足生活实际、主动探求解决方案的思维意识与能力。未来教师们走上讲台,紧跟时代脚步,讲述“嫦娥六号”的飞天故事;立足当地实际,带领学生们领略弋阳腔的艺术魅力;打破学科壁垒,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找到科学原理,探寻科学奥秘。
营员黄钰如对传统文化相关课程印象颇深“在《非遗艺趣冒险》中,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弋阳腔,我了解到这是中国古老戏曲声腔之一,也知道了它的历史渊源、风格特点;《英韵中华,跃动时代》通过英语与红色文化结合在一起,让我体验到了用英语讲述家乡故事的自豪感。”营员丁思梦则表达了自己对科普课程的浓厚兴趣“夏令营里有许多有趣的课程,尤其是《拨云见理》,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八个有趣的物理、化学小实验,我们分小组逐一动手操作,在实践中学习,超有意思!”讲台上,队员们展现未来教师的风采,将求知的种子传递到学生们心中,托起附属学校孩子们的梦。
《拨云见理》2022级数学刘寻吾、2023级物理李随
《赣鄱绿韵,生态富民Ⅰ》2021级生物牟何航
名师课堂:体悟教育家精神在一线
支教期间,白天队员们一起上课、听课,晚上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复盘组会,就当天的课程从氛围调动、师生互动、课堂时间把控等方面对教学课堂进行了自我批判与反思。朋辈互评、指导教师点评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,未来教师们也在反思中不断提升。此外,每天开展的“名师课堂”邀请了县域教学一线教师与队员们面对面交流。来自上饶实验中学的教师们从不同的角度,结合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,与同学们共话教师成长之路,引导青年学子在知行合一中弘扬教育家精神。
华东师大的华馨雨听了上饶实验中学年级主任、高中化学教师周珍云的分享后表示“名师课堂是每天组会最精彩的环节。周老师说,‘教育就是把你觉得正确的东西教给学生,即使现在他们感受不到,总会在人生的某个时刻认可你’,我觉得这大概就是教育价值的具象化吧。”上饶师院的邱萍参加上实副校长、省特级教师超龙的讲座后也感慨道:“超老师提到的‘教学幸福感’应该是所有教师们的追求,是我们继续教学的强大动力,我们要将此作为未来教学的源动力。”队员们通过与一线教师面对面,逐步对教育的方法、教师的内生长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坚定了从教信念、进一步锚定了未来努力航向。
课堂实景
教学反思和朋辈互评会
研学课堂:追寻乡村振兴硬核力量
在支教间隙,师生一同探访叠山书院,齐声诵读经典,感悟红色种子的萌芽与成长;参观闽浙赣革命旧址,在各机关旧址之间共同回忆峥嵘岁月;走进方志敏烈士纪念馆,切身感受“卓越的精兵风范,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高尚和爱国情操”;来到湖塘村方志敏故居,学习《清贫》一文,体悟方志敏同志忠诚、爱国、创造、清贫、奉献的精神,在与村民的访谈中了解方志敏精神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。
“一场短暂但深刻的研学,每一处都如同历史的活化石,让我深刻体会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与牺牲,以及他们对理想与信念的执着追求。红色精神尤其是方志敏精神在我心中更加鲜明、更加深刻,激励我珍惜当下,勇担使命,回报社会。”华东师大王钰茗感慨道。通过走访调研红色名村与革命旧址,未来教师们在实践中书写这份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,深刻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驱动力。
参观闽浙赣革命旧址
师生大合影
未来,这群师范生们还将砥砺前行,共筑教师之梦,书写时代答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