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国际电影节纪念册:流光二十载
2012年06月18日
晚报记者 李佳杰 报道
每天,我们在这座城市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。
比如,我的职业是一名娱乐记者,但坐进电影院的那一刻,我和你一样,也是一名普通的观众。
城市,让生活更美好,她提供给了我们更多的文化选择,同时我们又反哺了城市的文明。这是一种平衡的良性互动。
正如上海国际电影节和这座城市的关系,城市滋养和茁壮了电影节的成长,而金爵赋予了这座城市东方奥斯卡的魅力。
大城:与电影的彼此成就
2004年,彭小莲导演的 《美丽上海》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斩获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4项大奖,这在金爵奖的历史上前所未有。也许,这就是我们,每一位电影节的参与者,对上海这座城市共同的情结——精致的别墅花园里,铺满了秋天的红叶,弄堂角落里的吴侬软语,细说着家长里短。彭小莲把上海分解成了一幅幅油画,而每一笔都透着这个城市中特有的人情冷暖。
这部作品只用了1000万,放在当年也不过是部 “小制作”,因而2003年在影片完成后,一直迟迟未上映。直到第二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, 《美丽上海》一夜绽放,随后又登陆了央视和本地的电影频道,让更多观众通过电视机欣赏到了这部大银幕作品。
次年,彭小莲开拍 “上海三部曲”的最后一部 《上海伦巴》。时值中国电影百年,彭小莲巧妙地以电影说电影的形式向中国老电影人致敬,加之片中男女主角夏雨(微博)和袁泉 “情侣档”的眼球效应, 《上海伦巴》的整个拍摄过程都在媒体的瞩目下。那是9月末的一天,在巨鹿路675号上海作协所在地,拍的是夏雨和袁泉的一场爱情戏,间隙,一群记者围着袁泉从和夏雨的吻戏聊到身上的手工旗袍,而我的视线一直被花园里重新用灯光点缀的喷泉所吸引。 “老上海知道这里叫刘家花园,但很少有人知道它有另外一个浪漫的名字——爱神花园。”后来,在 《上海伦巴》看到这幕场景时,回想起那晚彭导的阐述,更有所感:一部电影可以真切地让你触摸一座城市的历史。
这样的感慨,在2006年更令人深刻。张一白导演的 《夜·上海》在和平饭店后的滇池路取景,因剧情需要,剧组在和平饭店的外墙和玻璃上用红色颜料写满了各种标语,次日清晨,由于清洁不及时被路过此地的市民发现后投诉至媒体,引发了一场破坏历史保护建筑的风波。最终剧组加派了工作人员清洁现场,恢复了拍摄地原貌,才得以平息此事件。至今记得,制片人徐闻在电话里的无奈, “如果因为误会而伤害到了一部分上海市民,我们对此表示歉意,但我相信所有人在看完 《夜·上海》后,一定能理解我们的用心,我们和你们一样欣赏和珍惜这座城市的美丽。”
2007年,《夜·上海》在第1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传媒大奖上拿下了“最受关注女演员”和“最具票房潜力”奖,此后该片还参加了中国香港、日本、西班牙、法国、美国等地的电影节展映,把上海再一次带到了世界的中心。我想这是上海这座城市对影片迟到的谅解和感谢。
因而,我一直相信那就是一场美丽的误会,无论是电影人,还是普通的市民,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眷恋和守护着这座城市。
早些年,看到街头上的老外,还多少有些看西洋镜的味道。但后来 “西洋镜”里的画片成了汤姆·克鲁斯(微博)从陆家嘴高楼的纵身一跃,成了哈莉·贝瑞筷子间夹的南翔小笼,成了栗原小卷鞠躬礼之外的一句 “谢谢侬”……是电影和这场电影盛宴,让我们看到了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无穷魅力。
小事:凝聚起电影的魅力
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执行副秘书长唐丽君(微博)的记忆里,一直有两个画面印象深刻。 2010年,电影节请来西班牙导演卡洛斯·绍拉和他的新片《弗拉明戈》,当晚影院座无虚席,其中有一对年纪很大的观众,本以为他们是搞舞蹈教学的,但他们就是新华路街道的居民,非常喜欢有艺术气息的电影。还有展映片结束后,主创走上舞台,有普通观众绕过主持人和翻译,用法语直接向导演提问……这只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缩影。
王方是上海师范大学戏剧文学系教授,对欧洲电影尤其是法国电影的研究颇有建树。她曾策划过上海的布列松、瓦尔达影展,以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法国作者电影巡礼等活动,今年她又参与了上海国际电影节法国电影主题单元的策划工作。
不过,与绝大数学院派影评家不同的是,王教授在豆瓣上的影响力更胜过在圈内的名气,很多慕名的豆瓣影迷,常常会跑去桂林路的上师大蹭听王教授的课,甚至刁钻地用意大利语和法语去 “为难”她。前年法国电影展期间,她把 《蝴蝶》的导演费利普从法国请来做了一场讲座,活动结束后,一位从外地赶来的影迷仍然紧追费利普不放,王教授悄悄跑过去,说“你跟我来吧”,原来王教授邀请这位影迷和费利普一起吃了顿晚餐。事后,这位豆瓣上的影迷竟不知请他吃饭的是何许人,而费利普也把这位影迷当成了影展的工作人员。
课堂上没有绝对的师生,而在电影节的平台上,也没有绝对的组织者和参与者, “坐在费利普面前的都是他的观众”,王教授一言点醒在座人。正如被沪上媒体广为报道的骨灰级影迷童心童德,十余年来,他所积攒的上百张上海电影节展映电影的票根,于其来说,是珍藏的宝贝;而他于电影节来说,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。如今,童心童德不需要清晨五点骑着自行车去上海影城买票,只需要一台电脑或一部手机就能搞定,也不需要冒着暑热在五六家影院之间往返奔波,覆盖全市范围的28家影院都已加入到电影节的展映联盟中。
这不由得让我想起2010年6月的一个傍晚,番禺路新华路上的便利店排起长队,刚下班的白领,一只手捏着电影票,一只手拿着煮玉米和茶叶蛋,还有十分钟,隔壁上海影城的电影就要开场。那一晚放的是韩国影片 《母亲》,大厅里坐满了花样的韩流少女,但也有与她们母亲一样的中年人,有记者笑说这是元彬的魅力,但电影的魅力谁能分说呢?
记者探访电影节幕后工作
只作不息,这是“爱的代价”
晚报记者 于音 舒晓程 报道
6月初的一天傍晚,记者走进威海路上视大厦11楼,这里正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的大本营。刚进办公室,记者就被眼前的情景“震”住了:近30名学生志愿者劈啪敲打着键盘,不远处的工作人员办公桌前大都坐着两个人,一个是正式员工,旁边则是临时配备的志愿者。
记者趁间隙采访了负责选片、排片、拷贝等的工作人员,短短的时间内他们仍要不停接听各种电话。记者好奇地问了句:“要工作到七八点才下班吧? ”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:“七八点?11点多算是早的,平均都是凌晨一两点下班,领导们有时要熬到三四点。 ”
临近电影节,组委会之间都流行一句话 “只作不息”,“平均每天两三个小时休息,像前阵子有员工发烧39度也只能来上班,因为没有其他人顶班。 ”还有句笑话就是“要减肥来电影节组委会”,上海国际电影节执行副秘书长唐丽君笑着回忆说:“有同事去年电影节期间一下子瘦了10斤,跟着他一起的志愿者瘦了20多斤。 ”
选片 每天至少要看七八部
作为电影节的元老级人物,於侃曾参与创办了1986年上海电视节,直到1993年电影节举办,有选片、评奖工作经验的於侃又被借调到电影节组委会,从此一干就是20年。每年1月开始,於侃就要带领选片小组陆续看片,原则是不漏掉任何一部好片,做到艺术与商业兼容,今年共有来自106个国家地区的1643部影片报名,数量再创新高。而从1643部报名影片选出17部角逐金爵奖,工作量可想而知。今年,影评人周黎明(微博)也参与了竞赛片选片,“去年我们是一批选片人来上海,花了两天时间就关在一个地方看,今年我们是在北京看的,也差不多两天,每天至少要看七八部。 ”
不过,很多展映片的拷贝都得来不易。“影展主题都是先策划好的,但征集起来难度就大了,武侠电影鼻祖张彻的拷贝就大费周章。 ”於侃给记者讲了个小插曲,“5月中旬,出借拷贝的香港电影公司片库冷气突然坏了,拷贝由于忽冷忽热都损坏了。 ”眼看离电影节时间越来越近,“我们只好紧急跟中国电影资料馆联系,最后才找到两部——《大上海》和《马永贞》,《刺马》则是临到排片前才抢‘修’出来的”。
排片 独挑840场电影无人可比
9天时间,300多部影片,800多场次怎么排?谁来排?这背后都有一双神秘的“操盘手”。如果你经常上微博,你会对“四眼老王”这个名字不陌生,他也是电影节期间被@最多的工作人员。 “四眼老王”本名王佳彦(微博),曾是上海影城副总经理,从电影节创办之初就先后在市场部、新闻部、影展部等岗位工作,2006年从影城卸任后,老王依旧是电影节影展部的“头牌”,排片一定离不开他。
300部电影在28家影院34个厅排840场,工作量之大可以想象,“上百个见面会要求地点时间准时无误,对方规定的场子数不同,有的只许放一场,有的两场三场不尽相同,有的拷贝晚来有的早走,有的是数字要加密钥,有的是用DIGIBETA和HDCAM放映,这些都需要专业人员处理,有的影院没有数字机,有的影院不能放3D,有的影院不能放老片子,都要仔细对照,排一次片子检查一遍就是9个小时。 ”
放片 数字拷贝上传很耗时
以往,电影节放映的影片多是胶片拷贝,但随着柯达公司的倒闭以及数字化时代的来临,今年展映片中数字拷贝有100多个。对于观众而言,数字拷贝带来了更高质量的放映效果,但对电影节来说,却面临着更繁琐的工作,负责拷贝工作的李庆阳表示,“片方为了保护版权,都会设定密钥,每个指定服务器对应一个密码,所以影院必须把机器信息证书号提供给片方,片方做好密钥后就只能在这台机器上放映,而且设定了密钥有效期,只能在9天内放映。一旦放不出来,受损失的就是影迷,所以我们会请电影技术厂提前做测试,但测试机器不是放映的机器,所以还是不能保证百分百不出问题。 ”
以往放胶片拷贝,一个片子结束后,拎着拷贝到另一家影院就可直接放,但数字拷贝要繁琐得多,“数字拷贝片长和上传时间为1:1或1.5 :1,这意味着一部两小时的片子上传时间也要两小时。但影院白天也要放片子,所以他们经常要熬夜上传展映片拷贝。 ”
翻译 一位志愿者要翻10部片
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有条不紊的背后,不得不提那些默默无闻的志愿者们。影迷在影院中看到的展映片中的翻译工作也全都出自志愿者之手。据组委会负责志愿者工作的沈剑文透露,这支由华师大对外汉语系、复旦外语学院、上大外语系等沪上高校的外语人才组成的翻译组,挑起了重任。据介绍,外国的展映影片在志愿者的手中要经历初翻、一校、二校、三校,之后才拿到组委会工作人员处进行终审,而且平均每位志愿者都要翻译近10部影片,“如果遇到没有英文字幕的情况,还需要自己听写,10分钟的内容,往往需要半天甚至更长时间。 ”
正式放映时志愿者还要担任现场操作员,“因为是他们自己翻的,所以他们很清楚哪句话应该对哪句字幕。 ”然而这需要志愿者在2个小时左右的电影放映过程中,精神时刻保持高度紧张,“一天下来,颈椎、脖子都酸得不行。 ”
专访上海国际电影节执行副秘书长唐丽君
电影节把上海推向世界
记者 于音
晚报讯 日前,上海国际电影节执行副秘书长唐丽君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直言,电影节不仅推动了中国电影产业发展,培养了专业的电影受众市场,更将上海乃至中国的美好形象推向了世界。
在唐丽君看来,经过20年的发展,上海国际电影节成果显著,“它推动了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和合作,培育出好莱坞发行体系以外的发行系统,对培养多元健康的市场有重要意义。其次,我们推动了华语电影国际化的发展。第三,在孵化扶持新人成长方面取得进展。第四,电影节还有效提升了城市软实力 带动服务产业的发展。”唐丽君同时列举了一些数据:1993年,有33个国家和地区167部参赛参展影片,今年,则有106个国家和地区1600多部长片、近一万部短片报名参赛;当年16家制片商设展台,如今400多家公司参加电影市场;昔日200余名记者参会,现在海内外2000多名媒体人蜂拥而至…… “这些数据就是我们最清晰的成长轨迹。因此,上海电影节也被国际制片人协会赞为世界上成长最快速、最具活力的电影节,也是亚太地区最具规模、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展会活动。 ”
而电影节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同样意义非凡,唐丽君总结说:“上海是中国电影发祥地,观众对电影的喜好跟历史文化有关,而电影节又吸引了外国记者的到来,他们把上海形象推到世界,不仅提升了城市文化形象,还推动了电影产业积极发展。电影节为上海的电影公司谈成了很多项目,对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塑造和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。
此外,电影节对城市第三产业的带动也非常明显,好几个指定酒店的预订在开幕前15天已经爆棚。